- Chinese Only -

健康和精神健康都不是二元對立的概念,守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是人生必修課

文/方婷

近日,在社會屢屢發生令人惋惜、膽戰心驚的案件,不但響起了精神健康的警示,還喚醒更多人對精神健康的重視。然而,鋪天蓋地的報道,是否有效可以讓我們從根本了解和調整關於精神健康這個概念?成功引起大眾關注後,下一步我們又應該從何入手去保護自己的健康?

精神健康問題是每一個國家都不可無視的事實,要有效防禦個人以至社會發生的事故,能及早覺察與介入,讓所需人群得到即時和適切的協助乃重中之重。在經歷數年的疫情後和面對許多環境挑戰下,個人的生活形態、人際溝通 、甚至工作模式都處於不斷改變的狀態,對大眾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免不了構成或多或少的挑戰。

什麼是健康?一般人即時聯想到的是,「無病無痛就是健康」,認為健康與疾病是二元對立,兩個獨立分開的概念。《現代漢語詞典》中,健康的定義是人體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缺陷和疾病。然而,這就是健康的全部嗎?早在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已把健康訂為:個人生理、心理及社會適應三方面良好的一種狀態,而並非單單指沒有生病或者體質健壯。之後於1984年,世界衛生組織再詳細闡釋健康的定義,指出:健康的個人或者群體能夠實現理想、滿足需要、並且能夠改變和適應環境。健康是日常生活的資本,而不是生存目的,亦不只是指沒有疾病,健康的狀態更加多的是我們積極地關注和保持自己整全與及良好的身心靈狀態。

做自己身心社靈健康的守護者

1. 找到抒緩壓力的方法

壓力是由外在或內在,不論正面或負面的轉變或衝突所引起的, 所有生活上的轉變、衝突與挫折皆可構成不同程度的壓力。認識壓力和其本質,改變和壓力相處的心態,就可以改變思維和行為。以積極心態面對壓力可讓我們遇到挑戰時以更佳的身心狀態迎戰,並且能建立自信,為各種心理技能建構同埋強化提供良好的基礎。找到自己的興趣,全神貫注在一件事上,可產生一種令人神往的流暢感。匈牙利裔美國心理學家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 被完全沉醉在工作的藝術家、科學家的故事吸引,他研究後發現,這些創作者專心不懈地埋首、不知飢餓、疲勞,是因為進入了「流暢感」(flow)的狀態,也即是一種全神貫注於此時此刻的體驗 (Peterson, 2006)。而找到和發展自己的興趣,在過程中不旦享受,本身亦是其意義,對提昇我們的正面情緒和平衡壓力有積極幫助。

2. 好好吃、好好睡
健康促進是積極建立正確且有益健康的行為,其中良好的飲食習慣對身心健康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近年,在香港以至全中國的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中風等,患者數目皆有所上升,而年齡亦呈現下降的趨勢。研究表明,不健康的行為因素,如不健康飲食、欠缺運動、吸煙、酗酒等是導致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Steyn & Damasceno,2006)。了解自己飲食習慣和需求,才可以為自己訂立合理而可持續的健康飲食方案。若要改善體質,從食物中攝取更佳營養,建議先從資料蒐集開始,認識食物元素以確保自己每天的飲食可從不同的食物中攝取良好的營養。選擇喜歡又有營養的食物,減少進食加工和高油高鹽高糖的食品。 以往不少精神科醫生及心理學家皆認同失眠是抑鬱症和焦慮症帶來的副產品,實情是,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重點說明要先處理原發性失眠以來,愈來愈多科研和專家開始把睡眠問題看作是心理或情緒問題的起因,而非結果。Columbia University 一群研究人員發現,比起經常夜半三更不睡覺的同伴,在晚上十時或更早入睡的青少年,會較少受抑鬱困擾或生起自殺的念頭(Randall, 2012)。此外,美國國立心理衛生研究院 (National Institutes of Mental Health)的一項研究指出,失眠患者同時患上抑鬱症的比率,是沒有睡眠問題人口的四十倍。關注自己睡眠質量不旦可以保持好心情,更有效減少生活中壓力對我們的威脅。
3. 保持良好的社交生活

研究顯示,快樂的人大多都有親密的關係和活躍的社交生活。社會支持是面對個人壓力所造成負面影響的緩衝,與我們的健康有著緊密的連接 (Peterson, 2006),學者 Ryff 和 Keyee (1995)認為若要達致真正的快樂和幸福,應具備以下三方面的健康:情緒健康、社交健康和心理健康。其中社交健康就包括社交接納 : (social acceptance)、社會實現 : (social actualization)、社會貢獻 (social contribution)、社會凝聚 (social coherence)和社會共融 (social integration)。對人抱持正面信任的態度、關心社會、貢獻社會、投入社會的事情、感到自己是社會的一分子是在個人人際以外,可以提昇健康的目標。而與人保持良好的聯繫的人,更會激發更多無私的助人和親社會行為。

4. 感恩所擁有的

若果只把焦點放在不如意或求不得的事上,我們也許會心生怨恨,感到沮喪。正向心理的研究指出,感恩、寬恕、利他行為和冥想等練習皆可提昇我們的幸福感(方婷等,2021)。感恩他人是一種態度、習慣、感覺,而擁有這感恩的感覺能使人長期處於正面感覺的狀態,較常體驗快樂、平靜、滿足、熱情、興奮等正面的情緒。Emmons & McCullough (2003) 的研究發現,在十星期後,每天思想感恩的組別,其快樂程度比其他組別高出25%,與那些在日記中記錄中性事件或負面事件的人相比,每周記錄感恩事件的人明顯有:

  • 更好的身體緞練量
  • 對未來一周的到來更樂觀
  • 對生活感覺更良好

參考資料:

  • Emmons, R. A., & McCullough, M.E., & Tsang, J. (2003). The assessment of gratitud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eterson, C. (2006). A primer in positive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teyn K., Damasceno A. (2006). Lifestyle and Related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Diseases. In: Jamison, D. T., Feachem, R. G., Makgoba, M. W., Bos, E. R., Baingana, F. K. , Hofman, K. J., Rogo, K. O., editors.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Sub-Saharan Africa. 2nd ed.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The World Bank; 2006. Chapter 18. PMID: 21290651.
  • Randall, D. K. (2012). Dreamland: Adventures in the strange science of sleep. WW Norton & Co.
  • Ryff, C.D., & Keyes, C. L. (1995). The structure of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revisited.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9(4), 719-727.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84). WHA 37.13: the spiritual dimension in the global strategy for health for all by the year 2000. Accessed 23 January 2022. http://apps.who.int/iris/bitstream/10665/160950/1/WHA37_R13_eng.pdf.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1984)‎. Health promotion: a discussion document on the concept and principles: summary report of the working group on concept and principles of health promotion, Copenhagen, 9-13 July 1984. Copenhagen: 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 DOI: https://apps.who.int/iris/handle/10665/107835
  • 方婷(2022)。《療癒之書:身心社靈健康手冊》。萬里機構。
  • 方婷、劉麗珊、關海寧(2021)。《正是有選擇:正向心理應用手冊》。香港青年協會出版。
  • 世界衛生組織(1948)。世界衛生組織對健康的定義。2022年1月22日。取自:http://www.who.int/suggestions/faq/zh/index.html
PHP Code Snippets Powered By : XYZScripts.com